公元718年,24歲的新羅國(今韓國)王子金喬覺攜白犬“善聽”入唐求法,卓錫九華,苦行苦修,終成正果。他于貞元十年(公元794年)示寂,壽99歲,其遺體置石函中,經(jīng)三年開啟,“顏面如生,骨節(jié)有聲”。僧徒視他為地藏菩薩應(yīng)化之靈跡,在神光嶺建塔供奉,因其姓金,故名金地藏。從此,九華佛教道場日益興盛,成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。金地藏渡海來唐,不僅苦修佛法還利益眾生,他在九華山化緣弘法時(shí)將帶來的茶籽親手播于九華山間,這些來自他鄉(xiāng)的茶籽在九華山不僅迅速存活成茶樹,而且還長成了一種獨(dú)具“佛性”的茶——九華佛茶。
九華佛茶茶樹為重芽造型,芽長于葉,外形芽葉相連,自然舒展,形如蘭花,狀如佛手。制成茶后,色澤翠綠,湯色碧綠明亮,滋味鮮醇回甜,香氣清香高爽,葉底嫩綠勻凈。由于其葉梗中空,沖泡時(shí),梢尖向下,梗尖向上,形似進(jìn)香拜佛,故又稱“拜佛茶”。千多年來,九華佛茶伴佛而生,緣佛而興,書寫著九華山獨(dú)特的“茶禪一味”的傳奇。歷經(jīng)歲月淘洗,九華佛茶聲名日顯,制作工藝也由寺廟傳入民間,為歷代茶人所喜。據(jù)《九華山志》記載,早在1915年,“九華毛峰”就在巴拿馬萬國賽會上榮獲金獎。
|